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详细内容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成果汇要

    姚洪伟  邱食存    

【摘要】《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运用比较文学影响——接受研究、译 介学、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美学等理论及方法,将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纳 入具体历史语境、文化背景、文学场域之中加以考察  本书赋予五四时期儿童 文学译作以独立存在价值,将社会文化及文学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较为客观地 还原了该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以中立态度对待各类译作,避 免作出翻译价值层面的严苛评判,有利于翻译儿童文学史编撰,对儿童文学交 流史、关系史及影响史的研究也有积极意义。 

一、《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结构及特点

 (一)篇章结构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篇章结构上,由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  究:背景及概况、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制约因素、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  社会接受与影响、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文学接受与影响、女性视角下的五  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等六个部分组成, 对该时期儿童文学译作进行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考察 。本书第一章对五四时  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背景和概况进行了整体论述,第二到四章集中讨论了五  四时期儿童文学译作的产生、接受和影响,后两章分别从女性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主要特点

本书赋予五四时期儿童文学译作以独立存在价值,改变其“弃儿 ”形象,并 对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等进行客观评价,有效关注了翻译活动对儿童文学创 作的影响,有利于翻译研究跳出传统研究语言中心主义的藩篱 。此外,本书将 社会文化及文学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较为客观地还原了该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 发生、发展过程,并以中立态度对待“不忠 ”译作,避免作出翻译价值层面的严苛 评判,有利于翻译儿童文学史编撰,对儿童文学交流史、关系史及影响史的研究 也有积极意义。

二、《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从影响因素、社会和文学层面的接受与影响、女性视角以及美学 视角对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进行了全方位考察与研究。

首先,五四时期译作是外国文学作品之生命在我国的延续及再生,其“生      ”与“发芽 ”均离不开当时历史文化土壤的“滋养”,本书尽量回到文学、历史现     场,考察不同儿童观如何影响与制约当时大批“无意思之意思 ”以及“果汁冰酪  型儿童文学译作的生成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该时期“赞助者 ”对儿童文学翻译     “掌舵 ”作用。

其次,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在我国社会和文学层面的影响十分广泛 。本  书考察了译作中“猫狗说话 ”“鸟言兽语 ”现象在 20 世纪 2030 年引起的大讨论, 并论述了该时期儿童文学翻译对我国民间儿童文学采集标准形成以及民间儿  童文学整理、研究的影响 。此外,以安徒生童话和爱罗先珂童话为例,探讨了译  作在接受过程中的变异。

再次,由于女性与儿童有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女性视角成为研究儿童文 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向度 。本书整理了该时期原作者为女性的儿童文学译作,并对其题材、内容、创作目的等进行了分析 。此外,本书探讨了性别因素对译者翻 译选材、方法和风格的作用。

最后,五四时期儿童文学译作中虽不乏优秀作品,但整体而言,其仍处于现 代儿童文学的“石器 ”时期,与现在的作品相比仍显粗糙 。本书尽量回到具体历 史文化语境之中,还原译作长期被遮蔽的艺术价值,并进一步揭示其在现代儿 童文学发生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价值及影响

(一)学术价值

本书从译介学出发,赋予了五四时期儿童文学译作以独立存在的价值,并 对该时期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等进行客观评价,使儿童文学翻译研 究跳出传统研究语言中心主义的藩篱;本书有效关注了具体翻译活动对我国儿 童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不同作家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接受,进而对不同作家的 个性、风格等做到较为具体深入的把握,使作家研究迈向新高度;本书还将翻译 纳入整体的历史、社会、文学背景中加以考察与阐释,将社会文化及文学规律有 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五四时期翻译儿童文学史的编撰,对儿童文学交流史、关系 史及影响史的研究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二)社会影响

本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海内外学界关注,产生了积极社会影响,自 2021  8 月出版以来,已销售近 1000 册;据不完全统计,已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 图书馆等国内近 50 家专业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收藏;在新华文轩、当当网、京 东等图书销售公司均有销售,尤其是作为海外图书销售的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 团有限公司先后 3 次采购本书,说明本书作为翻译研究已受到海外学界的关 注,并有海外图书馆收藏本书 。另外,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先后荣获 西南医科大学 20202021 年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泸州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相关论文 8 篇,截止至 2023 6 月,已被下载 3660 次,被引  27 次。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台州学院

(本成果在泸州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得一等奖)

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泸州市江阳区一环路龙透关路段112号(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楼) 电话:0830-3104047 3195632  E-mail:lzsskl@163.com

技术支持:四川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3039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