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宇
【摘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研究》一书由四川警察学院科研所教师 严宇撰写,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0 年 10 月出版 。 本书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特别是 4% 政策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的影响;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视角分析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 GDP 的4% 目标屡次延期的原因并基于研究结论,从制度建设、经费管理、政策制定三个方 面提出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建议。
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研究》结构及特点
(一)篇章结构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我国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状况分析及政策演变,第四章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 4% 政策分析,第六章为研 究结论与建议。
(二)主要特点
本书运用重标极差法构建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赫斯特指数,了解财政性 教育经费投入的特点;建立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构建了财政分权、政策压力等指标,采用 1997—2015 年 31 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从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对 4% 政策进 行分析,探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 4% 目标屡次延期,迟到了近 12 年才实现 这一目标的原因。
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研究》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探究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影响因素,尤其是 4% 政策对国家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 。 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实证分析财政性教 育经费投入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第二,从政策分析的视角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 费投入的 4% 政策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首先,基于分数布朗运动模型对 1978—2015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进行记忆性分析,计算其赫斯特指数,以判断历年来国家 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增长过程是否具有长记忆性 。其次,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财 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最后,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过程两 个视角对 4% 政策进行分析,解释为什么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 4% 目标屡次 延期,迟到了 12 年才实现。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低且来源结构不合 理 。 2.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记忆性 。 国家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是否持续增长对国家制定教育财政政策有重大影响 。 3. 政策压力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各异 。就全国而言,政策压 力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分地区看,就东部地区而言,政 策压力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有正面影响,但是影响并不显著;就中部地区而 言,政策压力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就西部地区而言,政策 压力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4. 不同类型财政分权对财政 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不同 。财政收入分权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始终具有 显著的负面影响;财政支出分权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始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5. 政策约束力有限和执行不力使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 4% 政策目标屡次 延期 。虽然从全国来看,政策压力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有显著正面影响,但 其影响力有限,而且政策压力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也不同,尤其是对中部地区有 显著负面影响,不利于中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通过对 4% 政策的制定和执 行过程分析发现,受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各级政 府执行 4% 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高,不折不扣地执行 4% 政策的动力也 不足。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制度建设、经费管理、政策制定三个方面提出保障财 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建议。
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研究》价值及影响
第一,本研究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行为提供经验证据 。 2012 年国家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比例达到 4% 的目标终于实现,我国教育财政投入进入 后 4% 时代,在后 4% 时代,教育财政投入应该何去何从? 虽然学者们从制度、 法律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缺乏实证上的分析,本 研究通过实证的方法验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影响因素,特别是 4% 政策对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影响,为后 4% 时代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行为提供 证据。
第二,本研究基于教育经费投入的数据,通过计量模型预测了未来财政性 教育经费投入将继续增加,通过近几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数据看,本 研究的预测得到了证实。
第三,丰富了教育财政与教育政策的研究内容 。 目前,对教育经费的影响 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财政分权、财政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且思辨研究比定量研 究多,更缺乏从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的视角去研究这一问题,本研究不仅通过实 证研究去分析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还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视角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 4% 政策进行分析,丰富了教育财政和教育政策的研究 内容。
作者单位:四川警察学院
(本成果在泸州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得二等奖)
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泸州市江阳区一环路龙透关路段112号(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楼) 电话:0830-3104047 3195632 E-mail:lzsskl@163.com
技术支持:四川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3039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