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化学化工学会 泸州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摘要】化工产业一直是泸州市工业经济的优势和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 国家环保等政策升华,化工产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 。新时期泸州市化工产业怎 样发展? 是急需回答的重要课题 。 为了推动我市化工企业突破性发展,本成果 对泸州市化工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 性的对策建议。
一、泸州市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类化工企业 69 家,2020 年销售收入近 300 亿元,从业人员 2.7 万人 。化工仍然是泸州市支柱产业 。其中,国有化工企业仍然是泸州市化工企 业的主流和中坚 ,国有企业 9 个 ,员工人数 20950 人 ,占企业总员工人数的 77.71%;销售收入 197.45 亿元,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 67.89% 。其中,销售收入 超过 10 亿元的企业有 7 个 。 而民营企业也具有其特点,一是数量多,达 60 个; 二是人均销售收入高,人均约 155 万元,超过国有企业的人均约 94 万元 。 泸州 市化工企业区域布局较为合理,主要分布在北部三区和两县,南部古叙少有分 布,有利于两县山区生态保护。
(二)产业优势
1. 产品优势
泸天化是全国最大化肥生产企业 。 川天化的 γ—丁内酯、1,4—丁二醇及 PTMEG(聚四氢呋喃)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 泸州北方的纤维素衍生物在产量 和质量上均为中国第一 。 四川硝化棉产销均达到了全世界的 40% 以上 。 四川 新火炬的重氧水和低氘水以及氘代化合物和氘代药物中间体,具有不可替代的 技术独特性和资源独特性 。 中海沥青的“ 中海油 36—1 ”沥青品牌已成为市场 质量标杆和价格风向标 。合盛硅业(泸州)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供应 商及国内唯一盈利的有机硅单体高新技术企业 。 四川众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 司自主开发的金刚烷类衍生物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均具有质量、成本、环保的绝 对优势 。泸州东方农化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农药生产企业,其母公司是 与国际上主要农药生产经营公司有紧密合作关系的浙江诸暨合力化学外贸公 司 。 四川科瑞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神经精神用药领域和中药领域开发一批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 四川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拥有及国家中药 保护品种“ 胃力康颗粒”、国家中药保护品种“风湿液”,以及“阿卡波糖胶囊 ”和 “乌苯美司胶囊 ”等重点产品 。 四川乾通动物药业的“怪症药旺 ”“怪症先锋 ”“不 吃怪症 ”“恶痢怪症 ”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怪症 ”系列产品 。泸州百草堂中药 饮片有限公司掌握“中药最细粉 ”高频振动气流粉碎新工艺及产品生产的核心 技术,其直接服用饮片“单味灭菌中药最细粉 ”属全国独家 GMP 认证,占据西南 90% 的市场 。古蔺肝苏药业有限公司的产品“肝苏颗粒 ”“肝苏片 ”“肝苏胶囊 ” 是中国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中成药,被列入国家发改委“现代中药高新技术产 业示范工程项目”,获得国家西部重大专项资金支持。
2. 技术和人才优势
泸州市化工企业共有员工约 2.7 万余人,其中,本科学历及以上 4800 余人, 大中专学历 8000 余人,高级职称 800 余人,中级职称 2700 余人,初级职称 5600 余人。
除了传统化工企业和医药企业以外,还有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医 科大学、泸天化化工设计有限公司、四川临港五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科研 院所。
在科研方面,泸天化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泸州 北方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了国家大师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四川众 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自主开发的金刚烷类衍生物系列产品在国内 具有质量、成本、环保的绝对优势。
3. 资源优势
(1)页岩气资源
泸州市是四川省“十四五 ”页岩气勘探开发重点区域,已探明的页岩气资源 面积 6916 平方公里,资源量 4.54 万亿立方米,位列川渝第一 。 2020 年,全市页 岩气产气 6.7 亿立方米 。 2021 年 1—8 月,全市共建成页岩气投产井 164 口,产 气 10.25 亿立方米,预计今年产气量将突破 15 亿立方米。
泸州市在 2025 年页岩气年气产量将达到 100 亿立方米,占全省页岩气总产 量的 45%;2035 年将达到 200 亿立方米,占全省总产量的 52%。
(2)中药材资源优势
泸州适合种植的药材近 3000 个品种,种植面积达 20 万余亩,主要有赶黄 草、黄栀子、石斛、青果、青蒿、黄柏、杜仲、厚朴、天麻等 20 多个品种。
泸州已建立黄栀子、赶黄草、吴茱萸、石斛、青果等五个川产道地中药材 GAP 示范基地 1.5 万亩 。其中:四川古蔺肝苏药业建成了 5000 亩优质无公害种 植基地;叙永县半边山林场建成了 1500 亩黄连基地;天寿健康集团对高出国家 标准 2.5 倍的叙永仿野生天麻系列产品,也开发和深加工为系列养生菜品;四川 众鼎中药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 1000 亩黄栀子 GAP 种植基地。
此外,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超声波萃取技术、半仿生提取、酶工程技术 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可应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
二、泸州市化工产业发展园区
(一)纳溪化工园区
纳溪区于 2006 年,启动建设了纳溪化工园区,2009 年,更名为泸州化工园 区 。 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特别是长江保护法的实行,园区更名为纳溪经开区,主 导产业由原来的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精细化工等,逐步向节能环保高新 及新能源应用、精密机械制造、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 。 园区已不再接 纳化工企业,但是仍然对原有的化工企业实施管理。
(二)合江临港工业园区
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 18.99 平方公里,园区建成面积 3.7 平方 公里,在建面积 1.3 平方公里 。 园区分为化工园、机械加工园、轻工综合园、物流 园四个功能区。
化工园区规划面积 6 平方公里,入园企业 170 多家,实际运行 71 家 。其中 危化企业 17 家。
(三)泸县经开区
泸县经济开发区成立于 2008 年,规划面积 37 平方公里 。2019 年升级为省 级经济开发区,核准面积 3.02 平方公里,涉及化工医药的部分包括医药产业园 和神仙桥临港产业园两部分。
1. 医药产业园
位于泸县城西,成立于 2013 年 11 月,规划面积 21.3 平方公里,已建成 4 平 方公里核心承载区、4 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 。拥有 30 万㎡标准化厂房 2.6 万㎡ 孵化中心,5 万㎡中试制剂中心;配套建设 3.9 万㎡人才公寓 。 目前,园区已入 驻多家医药企业。
2. 神仙桥临港经济园
位于太伏镇神仙桥码头附近,规划建设面积 9.4 平方公里,核准面积 0.32 平方公里 。 主要产业为绿色化工、新材料。
(四)川南临港片区
龙马潭区有化工企业约 20 家 。龙马潭区设有化工园区 。现有的化工企业 由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代行管理。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并不是化工园区,却管理着几个 化工企业,如合盛硅业、中海沥青等。
三、泸州市化工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化工园区名不副实 。神仙桥临港产业园扩区调位未获得审批;四川合 江临港工业园区认定未取得批复;其他县区没有化工园区 。二是化工园区软、 硬件条件欠缺 。 三是化工企业入园难 。 四是企业环保观念参差不齐 。 五是环 保政策存在理解与执行差异 。六是企业内部存在问题 。 主要是中小企业人才 缺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化工产业链延伸滞后;中小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 后;中小企业能耗高,效益普遍低下。
四、泸州市化工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泸州化工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将泸州市化工继续作为优势产业来培育,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泸州化工 目前看,仍然是泸州市重点产业中规模较大、基础较好、人才与技术优势明显、 市场影响和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的产业 。 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 上,做大做强泸州市化工产业是完全可能的。
(二)花大力气,加快化工园区调位扩区
化工园区是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是解决现有中小企业主要问题(环 保、安全)的主要途径,是化工产业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2021 年 5 月 11 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 6 部门联合印发“ 四川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对化工园区提出了新园区和标准 。 四川省经济和信 息化厅等 6 部门已拟定公示广安、绵阳、自贡、眉山、大英等 5 家第一批四川省化 工园区 。 目前,泸州市泸县、合江县均已向省经信厅上报了化工园区认定申请, 省级有关部门正在审核确认。
泸州化工已经落后于人,泸州要发展化工产业,必须要有危机意识,争分夺 秒,迎难而上,否则,泸州现有化工企业将进一步流失,整个产业将进一步萎缩。
建议由市里牵头,泸县、合江两县为主,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对泸县神仙桥、 合江临港工业园区进行重大规划调整,创造条件,尽最大努力,争取在 2022 年 上半年成功认定四川省级化工园区,从而彻底解决化工项目落地难问题 。 只有 泸州市的化工园区调位扩区成功了,才能解决企业有园可入、正常经营问题。
(三)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
1. 给与政策倾斜,给与资金支持,完善园区道路、交通、码头、环保设施、能 源供应等方面的硬件条件;2. 引进专业人才,为园区增设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专 业管理人才岗位编制;3. 加强园区现有人员培训,完善园区管理制度,提升园区 管理水平。
(四)着力推动产学研合作
着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是解决化工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人才瓶颈和产业 链延伸开发的有效手段 。 1. 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龙头,与泸州和其他地区的科 研院校合作,带动一批中小型企业 。 大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中小企 业利用大企业的资源或者为大企业拾遗补缺,以利益为纽带、产品为载体,形成 产业链;2. 对引进的外来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搞好后勤服务,使这些企业依靠集 团的科研力量,整合泸州本地的科研实力,发展壮大产业链;3. 对中小民营企业 积极支持其依靠自己的核心创新技术,与科研院校合作,发展独特的产业;4. 泸 州市化学化工学会作为化工行业学术交流社会团体,可打造成产学研合作的中 介和平台,为产学研服务。
(五)认真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
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 1. 正确认识、理解长江保护 法 。对企业遇到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 。作好两手准备:一方面,作好企业搬迁 方案,有条件时可以实施搬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整改好安全、环 保设施,能够在安全、环保方面达标,据此申报有关部门批准,使企业正常生产。 2. 为企业解决停靠地点,缺乏物流中转场地等具体问题,使其能够达纲生产。 3. 提供优惠政策,为企业吸引高学历人才创造条件 。也通过创造条件,解决企 业招工难的问题 。4. 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需要的天然气供应等问题。
五、结语
泸州化工产业拥有独特的优势,具备成为泸州支柱产业的实力。
化工园区是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泸州化工园区调位扩区成功了,泸 州化工产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
在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决策下,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通 过广大化工企业的努力,泸州市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单位:泸州市化学化工学会、泸州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本成果在泸州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得二等奖)
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泸州市江阳区一环路龙透关路段112号(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楼) 电话:0830-3104047 3195632 E-mail:lzsskl@163.com
技术支持:四川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3039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