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基地 >> 详细内容
古蔺县地质历史社科普及基地进行兰文化宣讲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身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具有王者之香。兰文化自古以来便受到无限热爱与追捧。20201222日,基地在蔺阳中学校大会议室召开了“朗乡大讲堂,兰文化宣讲”的专题讲座,基地管理吴佳拓主持会议,古蔺县前兰花协会会长廖和平先生做“兰文化”的专题分享,学校师生近3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习活动。


活动之初,廖和平先生以“幻化之美、绝尘之香、禅意之性”12个字高度概括了自己对于兰文化的理解。从《诗经》、《离骚》等传统文献中追溯兰文化的起源,使得学生对中国兰文化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将兰花比作文人之花、文化之花、文雅之花、人格之花,以帮助学生感悟兰文化在今天的国际地位和现实意义。

随后,廖和平先生立足于古蔺特殊的地质历史环境,指出古蔺人杰地灵,非常符合兰草的生长环境要求,拉近了学生与“兰文化”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主动剖析兰花的品质。廖和平先生还从兰花的瓣型、花蕊的颜色、根的特点以及兰花的叶型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分辨兰花的价值。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品种的兰花在不同环境下会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美,“一香已足压千红”则是其香味之独一无二的最好证明。

继而,廖和平先生以物喻人,并告诫学生:在兰文化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文人墨客对兰草的鉴赏一代有一代之偏好。古代往往以素色之花色为美,而现代则以红色、彩色之花色为美,将来会以何种花色为美我们无处知晓。但在兰文化的前世今生中,“变”的是兰花的品种及鉴赏标准,而“不变”的是其高洁、典雅、爱国及坚贞不渝的精神内涵。最后,廖和平先生向学生展示、解读其创作的《咏兰》,并以此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以兰花之品质来标榜自己的行为,坚定目标与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泸州市江阳区一环路龙透关路段112号(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楼) 电话:0830-3104047 3195632  E-mail:lzsskl@163.com

技术支持:四川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3039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