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摩尼,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2020年10月16日,四川省教育学会到叙永县摩尼新苗学校进行“立德树人”工作调研,并参与新苗学校教育顾问聘任仪式。四川省人民政府总督学、教育学会会长刘东,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周雪峰,四川省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小融,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吉文昌,四川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刘怀明,泸州市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委员、教育学会会长刘晓峰,泸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游书峻,泸州市教体局德艺科科长唐淑华,叙永县政协副主席李位刚,叙永县教体局副局长罗翼,叙永县教师进修校党支部副书记、教育学会会长丁月波,叙永县教体局幼教中心主任张福容及四川教育新闻网赵河宇主任出席本次活动。活动分两个阶段,分别由新苗学校副校长成锐和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吉文昌主持。新苗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修会,校长成志磊及领导班子成员全程陪同。
领导、专家一行实地考察了学校的文化联廊、学生书画作品展、综合实践活动室、植物养护记录展览室、党支部活动室、党建展览室、红色文化教育展览室、校史陈列室、学生寝室、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室、教师办公室、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叙永扎染蜡染苗绣合作社等,并观看了全校师生表演的文艺节目。随着调研工作的深入,各位领导和专家在深感学校艰苦奋斗的办学历程和卓有成效的办学成果之余,对焦点问题的追问也愈加强烈——有关于学校的一切,新苗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接下来,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见证下,学校举行了教育顾问聘任仪式。李修会校长在欢迎致辞中代表全校2000余名师生向莅临学校考察调研的省、市、县各级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受聘于学校教育顾问的李小融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她表示,新苗学校自创办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及支持下,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展开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感谢四川省教育学会和市、县领导对学校的厚爱以及为乌蒙山区留守儿童教育事业奉献的一切。
随后,成志磊校长为李小融教授颁发了聘任证书。他表示,学校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荣幸邀请到李小融教授担任学校教育顾问,这是一件盛事,在学校的办学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李小融教授的倾情加盟,必将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推进剂,必将对学校的各项工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新苗学校培养高素质新时代接班人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辉煌。
最后,李小融教授发表了受聘感言。他表示,非常荣幸担任新苗学校教育顾问一职,也非常感谢四川省教育学会的引荐以及新苗学校师生的信任,将努力履行教育顾问岗位职责,争取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增光添彩。他指出,新苗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新苗教育满足了许多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和期望。家长将孩子放心地送到新苗学校,源于校长、教师视生如子,学生视校如家,源于学校积极开展各项生动的教育教学活动。新苗学校34年特别的历程,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有一群特殊的学生和老师,做出了不一般的特别的业绩,这其中的奥妙,具有深入挖掘、研究、提炼、示范、推广的价值。同时他还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希望学校坚持初心,行稳致远;二是希望孩子们不仅要健康快乐地生活,而且要努力地学习,获得相对于自己最好的前程。
活动第一阶段在全场热烈的掌声和振奋的感动中落下帷幕。经过短暂的休整,各位领导、专家和学校有关领导怀着极大的热情进入活动第二阶段。中午1时30分,全体人员在学校学术报告厅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学会赴新苗学校考察调研座谈会”。会议由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吉文昌主持。
在听取了李修会校长、成志磊校长、王鹏副校长和何贤武副校长关于学校基本情况及“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等工作情况介绍后,多位领导和专家发表了重要讲话。
叙永县政协副主席李位刚在讲话中分享了对德育教育的两点体会。首先,他认为德育最核心的就是感恩教育。他通过实际例子,从“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和老师”、“感恩身边的人”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感恩教育的具体做法。其次,他认为德育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应与时俱进,应不断创新以替代简单的说教,应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
叙永县教师进修校党支部副书记、教育学会会长丁月波在讲话中首先回顾了与新苗学校从结缘到关注再到支持的历程,并再次肯定了学校关于“生命教育”这一理念。其次,就叙永县教体局和进修校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相关情况作了汇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县域范围内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工作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叙永县教体局副局长罗翼在讲话中指出,新苗学校作为摩尼高寒地区的一所民办学校,从最初8名幼儿到现今近2000名学生,不仅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更是走出了“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差”这样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道路。通过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等综合教育,抓实德育,五育并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表示,叙永县教体局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民办学校,希望新苗学校能够进一步做好“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工作,沿着这条特色道路传承下去,走出更具特色的办学道路。
泸州市教育学会会长刘晓峰在讲话中表示,非常感谢四川省教育学会的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泸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他指出,新苗学校在县委县府的关心下,在县教体局的指导下,在书记校长的带领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抓住学生做人问题和渗透教育国际化理念,借助一些平台和机会,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是可喜可贺的。同时他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选准切口,凝炼主旨,协调好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二是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做强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档次;三是要进一步关注文化,内涵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最后,他希望新苗学校发展得更稳、更快、更高、更强。
四川省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新苗学校新任教育顾问李小融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新苗学校的特色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特殊的环境,为“新苗特色”提供了氛围的支撑;二是特别的学生,为“新苗特色”提供了对象的支撑;三是特别的历程,为“新苗特色”提供了实践的支撑;四是特别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为“新苗特色”提供了策略的支撑;五是特别的贡献,为“新苗特色”提供了效果的支撑。他肯定了新苗教育是在为政府、社会、老百姓排忧解难,具有公益性,并强调了新苗教育的针对性、研究性和推广性。他还对学校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一是要行稳致远,形成传统,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全面提升办学品质;二是要办理念型学校,通过总结提炼,形成科学的操作系统,进一步规范办学;三是要为推广办学经验做好准备,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周雪峰表示,首先是肃然起敬,深受感动,激发起昂扬的教育情怀,并高度评价新苗学校“具有‘遍寻无着’的价值”,“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其次是不虚此行,获得了许多思考的素材。他指出,新苗学校的民办性质提供了办学的灵活性,因此带来的广阔的创新空间创造了稀有的价值。新苗学校多年来基于朴素的情感自然生长着,同时也积极地为补齐“区域结构、群体结构、素质结构”三大教育短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补出了成效,补出了影响,补出了示范价值和意义”,这些都非常值得研究。他还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再次来到新苗,进行更为深入的调研工作。
四川省人民政府总督学、教育学会会长刘东在发言中首先肯定了新苗学校34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新苗学校存在四个方面的“好”。一是学校名称好,“新苗”二字符合学校教育的思想,很好地诠释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任务,即培育新时代接班人茁壮成长。二是办学理念好,“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差”的办学理念促进了每一名学生先成人,再成才。三是办学模式好,学校自办学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四是群众口碑好,学校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吸引了大量生源,这是很不简单的。其次,他向学校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希望。一是坚持初心,砥砺前行,希望学校继续着力解决基层的、弱势的、特殊的家庭孩子的困难,为乡村教育特别是“留守”、“残疾”、“问题”这三类儿童的教育贡献力量,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孩子、家庭、地方,乃至于社会发展的教育之路。二是总结经验,不断升华,希望学校针对各项工作,诸如学生教育、师资建设、党建工作等方面的方式、办法、途径进行提炼,总结出具有可操作和推广的经验。三是解决问题,攻坚克难,希望学校在县教体局的支持下,在李小融教授的帮助下,完善办学的制度和条件,升华办学的理念和特色,与省、市、县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得到新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飞得更远、走得更高、办得更强。
最后,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吉文昌表示,本次调研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希望新苗学校以此为改革发展的契机,科学规划、科学指导、科学发展,不辜负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期待在未来,新苗学校的办学模式在更大的层面上进行推广,真正地让理想的基础教育在四川、在全国落地开花!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泸州市江阳区一环路龙透关路段112号(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楼) 电话:0830-3104047 3195632 E-mail:lzsskl@163.com
技术支持:四川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3039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