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大会 >> 详细内容
鞠丽部长在市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2015年12月3日)

(录音整理稿)


各位代表,同志们:

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即将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黄华同志代表市社科联第四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修改后的社科联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对大会的成功召开和新当选的市社科联领导班子,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市社科联第四届理事会的辛勤工作、向出席大会的全体代表以及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

市委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了会议方案,辅义书记专门听取了会议筹备的工作汇报。昨天下午,辅义书记、刘强市长等市领导与省市社科联领导、同志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今天上午,四大家领导出席代表大会,刘强市长受辅义书记委托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充分肯定市社科联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紧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正确方向,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社科战线担负着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大使命,是党委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基层社科战线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主要担负着理论研究、社科普及、决策咨询、学术交流等重要职责,必须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做到“三个自觉”。

一要自觉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决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的工作要求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领域各方面。全市社科战线必须坚持党管思想理论不动摇,管控负效应、传导正能量,坚守政治原则和道德底线,决不允许打着“学术自由”的旗号散布扰乱思想、歪曲历史、违背主流的观点论调,确保主流思想舆论牢牢占领一切社科理论阵地。

二要自觉加强分析研判。全市社科战线要建立健全思想理论舆情研判应对机制,对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思想理论、社会思潮的动态动向,进行综合研判、深度研究,及时对错误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批驳,促进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倒性优势,增强工作主动性,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辨析能力。

三要自觉开展舆论斗争。针对市内极少数“异见分子”的错误思潮与观点,要发挥社科联人才集中、基础研究扎实的优势,坚持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坚持把方向、划底线、守阵地、防侵蚀,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主动出击、反制攻击,把实质讲清楚、把要害讲透彻,推动形成更加清朗的舆论空间。

二、突出主业创新,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11月30日,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闭幕,全会提出“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两个率先、一个建成”,“两个率先”即率先全面小康、率先次级突破,“一个建成”即建成区域中心。全市各级社科联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工作大局,不断强化思想引领、深化咨政育人、推进理论惠民,大力拓展决策咨询功能,大力实施“三项工程”。

一要实施理论研究创新工程。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重点,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题主线,整合高校院所、社科类社会组织研究力量,突出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梦的研究阐释,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研究,致力创新、注重原创,推出一批重大理论成果,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学理支撑。

二要实施应用对策拓展工程。把研究重点放在市委市政府正在关注的、着力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对策研究上,放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问题破解上,放在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上。当前,全市社科联及广大社科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特别是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研究阐释新常态下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走势,全面分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带来的机遇挑战,紧紧围绕“着力六个突破,实现两个率先”、“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等重大目标,紧紧围绕建成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成生态文明美丽泸州等重大课题,紧紧围绕扶贫攻坚、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等重点工作,推出一批有价值、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出主意、想办法、献良策。

三要实施社科品牌提升工程。依托驻泸高校,建设一批全国知名、西部领先、全省第一的哲学人文社科类学科,每年完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依托“四川省酒文化研究会”、“四川长江经济研究院”、“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等省级社科学会、研究基地,推出一批具有泸州特色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依托我市文化研究中心,加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长江文化等文化的研究、发掘与弘扬,打造一批省市社科示范基地。同时,要依照程序尽快成立泸州市社会科学院,增强组织业务能力,打造高端智库。要做大做强“酒城讲坛”等特色品牌,倾力打造“讲讲关乎人民群众,坛坛都是1573”的城市文化名片,努力提升泸州社科的核心竞争力。

三、汇聚各方智力,助推社科繁荣发展

繁荣发展泸州社科事业,必须广开育贤之路,广纳各方英才,做到“三抓”。

一要抓培养吸引。建立健全理论研究、理论宣讲专家库,着力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学术领军人物和名家大师。通过研修引导、课题攻关、实践锻炼等途径,着力培养一支社科中坚力量。坚持外引内联,着力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泸开展项目合作、聘任兼职,主动对接服务在外泸州籍专家学者,把更多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泸州社科事业中来。

二要抓使用扶持。坚持选育用相结合,建立健全社科成果评价和应用转化机制,注重在干事创业中造就人才。坚持重大课题牵引,发挥社科基金规划引领作用,实行项目化运作,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协作攻关,注重以重大课题带动重点科研团队建设。坚持激励催生动力,完善“四个一批”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每年评选一批理论社科人才。

三要抓作风转变。全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德学双馨”作为不懈追求。一定要始终坚持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变“作者本位”为“读者本位”、“受众本位”,让作品深入而不深奥、浅出而不浅薄、生动而不生硬、通俗而不庸俗。一定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弘扬“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精神,坚持“三贴近”、走出“象牙塔”,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把文章写在大地上,把成果惠及百姓家。

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供精准服务

社科联最大特点是“联”,突出优势是“联”,着力重点也是“联”。新一届社科联要不断提升服务力、凝聚力、影响力,做到“三个主动”。

一要主动“上联”。主动对接国家级、省级重大社科课题,主动跟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准确把握领导决策需求和中心工作需要,在服务全局中找准工作定位,努力做到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心在哪里、社科工作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

二要主动“下联”。做好社科联工作,组织是关键,基层是基础。要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区县、高校、大型国有企业社科联组织“四有”建设,即有人员、有经费、有项目、有品牌。加强学会(协会、研究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项目化补助或奖励机制。推进全市乡镇街道建立社科工作机构,切实解决基层薄弱问题。提升网上工作能力,拓宽社科组织网上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实现线上交流与线下服务有效互动。

三要主动“外联”。举办和参与多类型、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切实加强与省内外学术界的沟通联络,为我市改革发展借智借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后的五年,是我市奋力推进“十三五”规划的五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五年,是建成区域中心的五年,也是全市社科工作者大有作为的五年。希望同志们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抓住机遇、大胆作为,为开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新局面,助推“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发展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泸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泸州市江阳区一环路龙透关路段112号(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楼) 电话:0830-3104047 3195632  E-mail:lzsskl@163.com

技术支持:四川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3039924号-1